继续买书

本来想买德莱叶的DVD套装,太贵了80欧,4部电影,最后买了书。

报告一下,不过估计喜欢电影的朋友就不一定能感兴趣了,主要是哲学和人类学,可能部分“思想前沿人士”会感兴趣吧,主要报告一个德国人Peter Sloterdijk,个人网站在这里,在汉语google上搜索了一下,似乎介绍不多,有一个他2003年在北大访问时的个人介绍,在这里

号称是尼采之后最尼采的德国哲学家,我买了他的三卷本“球体哲学”的第一部《气泡》,听上去不像哲学书的名字吧。在地铁里读了两段,不是那么尼采啊!

再报告一个法国人,一个来自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请注意这类人),Jean-Claude Guillebaud,记者和作家,不过他以富有哲理的散文著称,《未来的口味》《人性原则》这些书几乎可以看作哲学书吧。

通过这两个人书,包括Daniel Arras的艺术史研究著作,我恍惚有一种“个人哲学的时代”快来临的感觉。这些思想家(或者思想者,如果你觉得不合适的话)的写作,至少在纹理和质地上彻底远离了哲学传统,反而像一种个人化的哲学写作。这感觉,很强!

《继续买书》上的4个想法

  1. 德莱耶这两天我也在找,不过丹麦本土似乎还没有出套装,我看到的是英国网站上在卖。

    最近我在卓越网站上买书,呵呵,回去刚好可以带回来。回去可以买书买碟,这种感觉真好!

  2. 你回国可羡慕死我了,我还要在这里干靠!多带点碟回来,把碟都拆包装,一些碟的背面用笔写点字,放到碟包里,我最多带过400张。海关查你,出关(中国)说自己是到海外学电影,入关(外国)说是自己在中国买的私人物品,没问题。

    Jean-Claude Guillebaud在我出国前对这个人没印象,以我逛书店的频率,应该是没有他的书,出过之后就不知道了。

  3. 12月28日回去,1月7日回来,行程尽管短,不过有足够时间买书买碟了。谢谢指教,哈哈,这个方法好。看我这次能带多少回来。对了,你需要不需要帮忙带什么?毕竟从丹麦发到法国去方便。需要的话说声。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