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性

《巴别塔》(Babel)这片子,从戛纳回来再也没提过,去年我个人十佳之一。这种片子,上映后必然会有无数影评跟上,索性我便闭口不谈。谈主题是必然的潮流了,这是一部用很大力气去感动人的电影,观众也自然会被影片形而上的部分感动。这部的主题与前两部一脉相承,这部主要讲沟通(不同国家、肤色、代际、社会关系等等)和父子(各种不同形态的父子、父女、母子等关系)。

有一个事实需要澄清,摩洛哥孩子那把枪,射程根本不可能那么远,我记得导演说,他们采用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故事才开始了可能。

我对一脸崇高的布道电影有了些警惕,换句话说,我现在不太容易相信过于直白的真诚和牧师一般纯净的灵魂。但我把它列入十佳,原因是这个导演令人惊叹的、甚至是与他自己的年龄、阅历无法相符的电影“平衡性”:镜头和景别的选择、对人物的挖掘、叙事的控制能力、流畅的无懈可击的剪辑、对观众兴趣和感情的调动与驾驭,对声音和音乐的恰到好处的运用,对演员内在气质的挖掘等等……然而这一切,是在一个完全高于平均难度系数的基础上完成的,好比跳水比赛的自选动作,他要了一个高出其他选手的难度系数,然后流畅而完美地完成了整套动作,还能让一个完全不同的跳水的观众看上去赏心悦目,他好就好在这种超群的电影平衡性,这方面,他绝对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同龄导演。

创作一部这个故事结构的电影,并不难,难的是你能把它拍摄得超出人们所能想象深刻、感人,又采用了一个简单、没有任何理解障碍得形式。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