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货与大麻

rebecca-plan.jpg

在音像店被介绍,看了一个韩剧,名字好像叫《进宫》,或什么宫?讲韩国现代宫廷生活的,这剧苍白得要命,摄影师像死了一样,镜头长时间对着一张又一张俊俏而毫无生气的幼稚脸,大段大段讲着对剧情发展毫无意义的对白。我们怎么进口这种戏?如果韩剧就是这个水平,则丝毫没有产生那么多所谓韩迷的理由,太没营养了,像水货皮包,看上去还不错,质量比地摊过得去,特适合青少年耍臭美时背起来招摇过市。

路过一个朋友家,看了一段《与青春有关的日子》,4个北京地痞在广州被涮,被广州地霸混混追得满胡同乱跑那场戏,别看是国产剧,但这段戏拍得相当有“镜头感”,你能感到导演和摄影师是大活人,是一个有智力的物种,不是那种“恋脸癖”的脑瘫患者。当然这戏也有问题,散发着北京中产阶级那种极有优越感的怀旧情绪,那种迫切想把北京一小搓人很私有的优越感、成就感传播给全中国的令人反感的愿望,这剧看上去就特像中产阶级手里货真价实的名牌皮包了,但皮包终归是皮包,是个人情绪的装饰品罢了。

最后看了希区柯克的《蝴蝶梦》(Rebecca),1940年的电影,公认的第一部黑色电影,尽管塞尔兹尼克百般干涉,但这才是百看不厌的货色,从第一个镜头开始,除了颜色,想看什么有什么,简直是电影教材,爱情与阴谋,光影与镜头,几乎所有基本的语言都有,我们不能说那些语言是“经典电影语言”,40年代人研究的是基本的电影语言,如果说电影从一开始就是“现代”的东西。《蝴蝶梦》是黑色电影开始的标志性作品,建议有耐心的小资主妇们都应该在家里没事看看希区柯克,这种东西像植物,确切地说,像在家里养了一株大麻,可以炫耀品味,也有营养,可以止疼、麻醉,也能让人兴奋,而且那东西不像皮包,不像韩剧,用久了可以丢掉,希区柯克是不死的!

《水货与大麻》上的8个想法

  1. “蝴蝶梦”在学校影迷社看了快一年多了,多数细节忘光了.印象最深的是镜头在展示”曼德勒庄园”全景时感觉庄园象是模型做的,你觉得不?

  2. 以当时拍摄的水平来看,这个布景完成的相当不错了,尤其第一个镜头,我看的时候没有去想那城堡的真假,而是被希区柯克在形式上的想象吸引了。希区柯克真是形式上的大师,每一部电影总有那么几个镜头让人无法忘记。目前公认的作品是《眩晕》《后窗》和《精神病患者》,可你看他导的那几部电视剧,也是很棒的作品。不知道有多少导演是喝着希区柯克的奶长大的。

  3. 《火车怪客》中那个高速旋转的木马,也是假的可以,不过你看的时候,重心完全不在这个上面,它转的太快,快到离谱了,希区柯克就想要那样一种形式,他为了形式可以牺牲真实,所以希区柯克的很多电影,情节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4. 领带杀手那部,想不起名字了,有一个镜头相当难忘,就是女个酒吧女孩在愤怒之下辞职,走出酒吧,突然镜头停了,遇到了杀手,当杀手领她进房间时,镜头一直跟到门口,然后停下来,停了一会,镜头往回退,慢慢地,经过楼梯、窗户、直到退到马路对面。这时那个女孩已经死了。小时候看爱德华医生,那个梦魇的画面其实很平常,但在影片中就是给人印象深刻。

  5. 大一那年,我在碟子店看到了《蝴蝶梦》正版的双D9珍藏版,之后一个月我省吃简用才买了下来,结果不是我以为的《杀手·蝴蝶·梦》,好失望……

    哈哈,开玩笑的。

  6. 分析的对. 呵呵我觉得最容易搞混的还是那部”39级台阶”.现在能搞到的好象是一重拍版本,居然还国语配了音看的不大痛快. 不知道你最喜欢的是希区柯克那几部片.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