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手铐的法外之徒

3H10 To Yuma在西部片历史的角度上,有一个看点:戴手铐的法外之徒(Outlaw with manacles)。有人说,西部片是亚类型,意大利西部片是亚亚类型,那Outlaw是亚类型之亚原型,戴手铐的Outlaw就是亚类型之亚亚原型,意 大利西部片中戴手铐的Outlaw就是亚亚类型之亚亚原型,比如《黄金三镖客》中被好人挂在马鞍桥上,缚住双手大声骂天骂地的丑鬼,教授们高叫:看哪!那是个亚亚类型中的亚亚原型,丑鬼却说:when you can shoot, shoot! Don’t talk!

the_naked_spur_1953.jpg

赏金捕手给Outlaw戴上手铐,但这并不保险。The Naked Spur, 1953, Anthony Mann

没有Outlaw,就称不上西部传奇。第一部西部片《火车大劫案》,就是土匪打劫的故事。在20年代,西部片里的英雄都是好人,传奇探长,捕牛英雄,探险 家,灭红肤鬼的能手。到了30年代,人不可能总是好人,善士不可能总是善士,于是开始出现Outlaw。Howard Hawks总结说:在牛仔旁边放上另一个骑马的坏蛋,如果还不行,就中间插一个女人,这就是西部片了。毕竟历史不是由Wyatte Earp们传奇人物写成的,占山为王的也不都是无恶不赦的王八蛋,当官的也不全是百姓天使,于是出现“good outlaw”,他们人品还不错,就是喜欢犯法,尤其是把有钱人的拿过来自己用,有的被地主资本家逼上梁山,比如Jesse James,Sundance Kid,Billy the Kid等等。

3h10toyuma1.jpg

戴手铐的人成了朋友。3h10 to Yuma, 1957, Delmer Daves

最早, sheriff抓outlaw是西部故事的重大魅力,这种关系,是通过手铐表达出来的。后来,法制精英在西部世界彻底无能,于是出现两种outlaw,一种不是man of law,他与法律没关系,一种人是outlaw,他与法律的关系就是破坏法律,两种人之间总有些微妙的关系,好比秦琼与单雄信,比如The Naked Spur中,斯图尔特作为赏金杀手,抓住了大outlaw并征服了他的女人。

geste-de-menottes-coups-de-feu-dans-la-sierra.jpg

给朋友带上手铐。Ride the Hign Country, 1962, Sam Pekinpah

正义使者给法外之徒戴手铐,后来变得暧昧,因为西部世界越来越善恶难辨,法律、财产和女人都靠不住,只有友情,这种友情出现在1957年3H10 to Yuma中,两种与法律无关的人在一场押解过程中成了朋友。1961年的Michael Curtiz的The Comancheros中,戴手铐的法外之徒转成英雄。1962年,山姆·佩金帕在Ride the Hign Country中,让朋友站在对立方,并给朋友带上手铐,但最终兄弟齐心对敌,一心赴死,成为吴宇森《喋血双雄》故事的最早蓝本。

good_bad_ugly_1965.jpg

丑鬼不但被戴上手铐,更被戴上绞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1965, Sergio Leone

手铐,标出了法外之徒的身份,却模糊了西部世界正义的界限,这就是其魅力。紧缚双手的英雄在西部片中不足为奇,而1965年,莱奥内把戴手铐的法外之徒还原成一个粗俗、野蛮但天真的角色,除了手铐,莱奥内还给他戴上了绞索,当他第一次撞到好人,就被戴上手铐,结束时,仍然戴着这个标志性的手铐和绞索!

cheyennejpg.jpg

夏延(Cheyenne)是西部片最后一个戴手铐的悲剧Outlaw,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 Sergio Leone

1969年的《西部往事》(Once upin a time in the West),Cheyenne出场时,就是带着手铐的,他以Johnny Guitare中Outlaw们出现在酒吧的方式登场,成为西部片中最后一个情感、性格和命运的矛盾体代表。这个人物是迷人的,他迷恋Jill,自我奉献以不让Frank得逞,更不愿让人们看着他死去。伊斯特伍德的Outlaw从来不戴手铐的,他们是蛮不讲理的嗜杀之徒,从1973年的Hign Plains Drifter,1976年Outlaw Josey Wales,到1992年的Unforgiven。2007年的3H10 to Yuma中的Ben Wade虽然画画,虽然显得很神秘,但没有拍出戴手铐的Outlaw那种魅力。

《戴手铐的法外之徒》上的6个想法

  1. 想起来,关于人性的话题,到1960年代已悉数讲完,之后的电影,除了库斯图里卡的《地下》,几乎是在奇闻轶事中老调重弹。

  2. 在挖掘人性上,《地下》的方式跟西方电影不同啊,那里的人,无论怎么看,都不能用善恶美丑那么简单,地下在塑造人物上,可以称得上原创,过去没有类似的人。就从这个角度说的。地下,用了很多容易产生幻觉的表现方式,有一些超出了视觉常规,比如婚礼那场戏,坐在蛋糕上旋转的乐队,那速度已经达到了快镜头的速度,但前景却显得很慢,还有利用景深镜头创造的蜡烛的距离幻觉。

  3. “地下”是否是向费里尼致敬的作品? 从开场那辆车上的铜管乐队到妓女屁股上插花到演员脸上那些天真无辜的表情…. 在学校大背投上看了,没几个人坚持下来,看之前有人说这部作品类似”军规22″是部荒诞颠覆喜剧,但看下来好象没地方好笑的哈.

  4. 据我所知,地下与费里尼没直接关系,就狂欢戏来说,也不一样。地下的那种荒诞是逐级深入的,越来越荒诞,到最后荒诞得跟真实没什么两样了。

  5. 博士抽空去看看雷利斯克特的新片”American.Gangster”,偶用本本看了个下载版的都觉得太太太舒服了,估计这片明年学院捞个六七个提名是跑不掉的了: )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