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整体来说越来越差,这是基本的美剧规律,CSI的失望程度相对小点。最近这集拉斯维加斯,导演是威廉·弗莱德金,《驱魔人》的导演,这一集的整体节奏、色调、气氛全变了,反差感比塔伦蒂诺导的时候还大,估计观众反应很差,太慢,太静,太黑,所以新一集就把老头替补换下去了。
美剧,其实没什么可说的,比国产电视剧好看点,但本质都是体制产品,只不过美国的体制稍微精密和精致一点罢了。CSI有几个特点,不妨拿出来交流一下。
室内景大量用彩色灯,换句话说,就是霓虹灯。在CSI迈阿密,这种灯用到了泛滥的程度,包括外景都洗成霓虹色的。这确实是一个特点,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是实验室里用了很多不同颜色的药瓶,其实完全是故意的,暗调背景中到处安放了霓虹灯,按理说霓虹灯特别不适合采光和布光,但他们各种颜色的灯都用,确实有一定的效果,犯罪实验室弄得像酒吧一样,神神秘秘的,光怪陆离。
逻辑是说出来的,扩大听觉的统治范围。CSI很照顾观众,每一次案情分析,明摆着的事,俩人还要你看我,我看你,再把明摆着的事再说一遍,怕观众这个时候去煮咖啡或上厕所?这种利用听觉去扩大电视统治范围的手段,包括各种声响的过滤,杂音是没有的,但与色情、暴力有关的声响会被放大。
色情暗示。美剧里到处都是合法的色情暗示,这自不必说,每个剧集,走不了多远就跟色情发生点关系,好莱坞算是把这一点认识透了,各种罪案反正跟色情和性有扯不完的关系。色情暗示,发展到后来,CSI迈阿密里的女警察,都穿高开叉低胸装出现场了,而且女主人公说话的腔调彻底“调情化”,怎么听怎么别扭,迈阿密、纽约都这样,似乎每个美剧里都有一个色情暗示的符号作主人公,拉斯维加斯里是那个Catherine,她是脱衣女郎出身,后来又被诱奸,剧组真是下狠心侍候观众啊。代表色情的女主人公,基本上会负责带有色情色彩的案件,这就是公然向观众调情。美剧这个原则贯彻得很彻底,比如,有童年虐待经验的人,一定要办一个虐童的案子等。
美剧的对白,反应时间都是零,上句没完,下句已经来了。不能不说么?不行,这是电视,不是电影。看电影,我是冲着电影去的,但看电视,是电视追过来侍候我。美剧的对白也是越来越肉麻,开始是一个人很吊,后来是满屋子人都很吊。
CSI演的都是犯罪,所以编导们非常想在花样翻新的犯罪中不失时机地插入各种道德说教,种族歧视、少年暴力、家庭虐待、为富不仁、毒品和枪支泛滥、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行业竞争等等等等,问题是,正义感越来越无趣,一开始还很有效,后来就显得牵强了, 是你们把生活中的犯罪拉到千家万户的,大家都憋足劲等着看死得多么好玩呢,你干完了,还要讲好市民,讲和谐。
纽约篇还有点好故事,迈阿密篇完全沦为低级引诱了,到了让人喷笑的程度,这些编导不知道怎么摆弄那个歪脖子探长好了,说话也像足了精神病,还有黑人女法医,是按女巫设计的,女探长简直是一部色情电话。
美剧快到头了,工业体制就是这样,最快地创造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再迅速地把它毁掉。
逻辑不能这样吧,从CSI一下就到全部美剧了。
另外Jerry Bruckheimer刚刚签了合同,为MTV监制电子游戏。
虎皮是在用对待电影的标准对待电视剧,呵呵,电视剧的处理手法,有时候的确“侍候”观众的意图比较大,像利用声音。
我看的美剧也不少,除了不都用霓虹灯,基本上都是这些特征。美剧是用胶片拍的,跟电影也差不多少,电视剧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每个人物都跟观众一起生活,这个特点还是让人很痒的,它构成了一些既定的前提,假设成了现实,就有反讽的文章可做了。
反正这季没以前那么期待了,只是看到更新,然后慢慢下,也不急着看了,我还以为是审美疲劳呢
扩大听觉的统治范围,呵呵,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刚把“CSI-拉斯维加斯”看完。虎皮有兴趣再谈谈其它美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