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老师曾经写过一篇《屁股、高度孤独与帝国大厦》,介绍了3部先锋电影。文中提到了大野洋子的《屁股》,近日看到该片,发现毛尖老师文中给出的很多信息,似乎与影片实际情况有诸多不符合之处,譬如大野洋子的影片名叫《四》,指屁股在运动中将屏幕一分为四,文中说大野洋子出动了200多个屁股,但在电影中看,似乎不出40个。我猜测毛尖老师写文章时,未必真的看到过这部短片,而是根据一些资料撰写的,拍摄时可能真的用过200多个屁股,而后来出现在影片中,只不过30几个而已。或者我们说的不是一部电影?毛尖老师的文采,似乎不必我在这儿赘言,但就这篇文章来说,我觉得毛老师过于求剑走偏锋,借用实验电影来调动读者的好奇心了,并没有说出这些实验电影的价值,或教会观众如何理解先锋影像艺术。尤其是特定时期的先锋电影。
可能我这么说,有点“吹毛求疵”了。毛老师的文章和大野洋子的电影都是不错的。下面是影片《四》下载,只有56m,12岁以下网民及对该类画面有反感者请自动离开。
[download=63]
下来一下,随便拉着看了看,对这种片子不感冒。。呵呵
实验电影的价值,如何理解先锋影像艺术,尤其是特定时期的先锋电影——这个我真的想学习一下呢……
这个片子另有个名字叫《bottoms》,在这点上毛尖老师还不算错。
李老师太伟大了
龙井是什么意思?
同问,龙井为何意啊? 韵味悠长? 呵呵
龙井是一个避讳用法,是不想拿文中任何一位女性的名字与PG一词联合做标题的结果。以你们二位的联想能力,不应该不理解啊。龙井是一种茶啊!这还用解释么!
哈哈..我”悟”了..
怎么还在写大野洋子,是小野洋子啊!
她好象写东西老有那种倾向
毛尖以前似乎在万科周刊工作过。。
2年前我为杂志写文章,关于Yoko Ono,当时我问杂志,是应该写成大野洋子,还是小野洋子,杂志的回应是大野洋子,尽管这个译法是错的,但对于媒体来说已经约定俗成了。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说法,但百分之90的媒体还是在写大野洋子。
博士的弯弯花肠子真不少:)
小野洋子又不是柏拉图,有什么约定俗成的
虎皮兄你是有影响的人啊,你怎么能跟着写错的呢,你写正确的,以后大家就跟着都正确了啊
毛老师也是有影响的人啊,不知道她在新加坡的那次演讲有没有这个错。
下午刚好看完特纳的《仪式过程》。目前的国内电影评论现状重在个人化建构和个人趣味强调,很好讯息流的资源传播。更别谈从电影之为电影的内部机制来读解作品了。“作品在恰当的感受性读解中重生。”或许如此。
新加坡演讲应该说Yoko Ono了吧,就不会有翻译的问题了。
《仪式过程》没读过。
短片看了,有片头,没有片尾(字幕)(是不是下载有问题?)。
共22个镜头(不含片头字幕部分),如果字幕部分不是用屁股拍的(片头的字幕套底影像毛了,看不清)话,全篇22个镜头。1、2,11镜为一个屁股的一段胶片剪的,用光、景别没变;3、4、22镜是一个屁股,方法同前;5、6镜是一个;7、8和14、15、16、镜是一个屁股;9、10是一个;12、13镜是一个;17;18;19和20是一个;21。
有的只是换一下景别,还有的可能是将胶片反向洗印的。由于影响的质量,看不太清。有把握的是,全篇一共22个镜头(不含片头)。最多超不过10个屁股。
“只不过30几个而已”,镜头总数才22个呀。至于什么“200多个屁股”就更不靠谱了。
我想问:这是………..???她名字人们都知道,人也不能这样啊。
我没有像你那样仔细查过,比如用一个屁股剪的两段这种用法没注意,而且很明显,我识别屁股的能力比你差很多,呵呵,感谢你考证了具体的屁股数字。这片子至少说明:屁股与脸、指纹、胎记是一样的,是一种身份,它在运动中也有表情,每个人都不一样。至于毛老师的错误,大家就不必再提了,每个人在写作的时候都可能有资料上的错误。
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也不能根据这个片子就错怪毛老师,这段片子是ubu网发布的,尽管ubu网发布的电影都是世界各地的馆藏作品和艺术家提供的,但也有可能,这段片子不是完整的,而且只是一个片段。这是可能的。
虎皮高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