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上演之前,哈姆雷特故事已在英国和爱尔兰上演过了,哈姆雷特版本很多,杂。莎士比亚之后,也有几个版本上演。莎版哈姆雷特上演之后的5到10年里,这个剧在英国遭到了差不多《十面埋伏》在中国一样的臭批,成了经典那是后来的事。
莎士比亚是剧作家吗?不是,他是童话家,这家伙一辈子没怎么离开英伦岛,却把欧洲各地的故事拿过来编成戏,一辈子没去意大利,硬把罗密欧和朱丽叶写成全球级悲剧,这个人,其实就是在编成人童话,给成人看的童话。但它成了文学经典,就成了神话,改编莎剧,千万不能把它按神话改编,要按童话改编。
莎士比亚时代,戏剧是个啥地位?就像今天的电影,世俗而商业的,看《路易十四的情人》,那里的莫里哀像个混天桥的。莎剧中的语言,当时是很老百姓的,老百姓看不懂,或看着觉得肉麻,鸡皮疙瘩乱蹦,都不算成功的戏。
《夜宴》就是一部糊弄老百姓的电影,反正老百姓也不在乎被虎住,更不会像知识分子那样叽叽歪歪地查历史,看个热闹就算了。冯小刚最了解什么东西是虎老百姓,什么东西是不虎老百姓的,艺术家、寂寞歌手与太侍监这样词放一块能顺么?但他不管这个了,彻底把老百姓放一边去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影评人,媒体和老百姓怎么说,你可以听,可以不听,但最好有自知,中国明星名人最缺乏自省和自知,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评价,自知是一种无形财富,那不是妄自菲薄,是生存智慧。
老百姓就想看成人童话,它可以是戏剧,电影,电视剧,它可以把任何东西改过来。意大利有一种西西里木偶戏,戏班子走乡窜镇,专门戏仿经典,改编经典故事,戏剧,传说,神话,无所不改,这种木偶戏无论走到哪都受到欢迎,西班牙,法国到英国,因为它不但改编,而且每到一个地方,就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市井故事,然后把当地人物和故事改编进“经典”,当地老百姓看着特有意思,比如当地有个总督,欺压百姓,木偶戏就把总督的名字换上去,老百姓看着就觉得好笑。比如当地有一对情侣,就把他们的故事混进罗密欧和朱丽叶,老百姓看了也很容易满足。但村村演哈姆雷特,场场欲望穿越黑暗的幽谷,老百姓看着就没意思了。
《夜宴》,把演员、袁和平,叶锦添,谭盾和低能剧本的东西抛出去,哪些是冯小刚的东西?他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制片人的工作,把大家组织到一起开机就行了,所以他赚钱就算赢,片子好坏,out of question。
《哈姆雷特与成人童话》上的3个想法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同意。感觉冯小刚自己拿自己开玩笑,不然就是拿其他那些新近拍武侠片的导演开玩笑——这样的烂片我也拍的了。。。
很喜欢这里,不知道可不可以做个链接。
http://ginie.bloggles.info
好的,已经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