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goer的心跳

上图是FeedSky提供的Moviegoer博客的3月流量图(当时的订阅数量很少,是因为Feed始终没有换过来,很多人在用原来的种子在订阅),大家看这个图形,像不像心电图?知道每一次波峰都是什么时候么?是每当Moviegoer上发布电影人逝世的报道和文章的时候。Moviegoer不能算热门博客,但她的的确确是一个“心与电影共同跳动”的博客。但最近有点心律不齐,这件事怪我。我最近在改论文,每天凌晨4点睡觉,不过放心,心率周期会调整回来的。

讲一个与法国人有关的电影段子。萨缪尔·富勒(Samuel Fuller)的《南街扒手》(Pickup on the south sreet,1953),也是由理查德·西德马克(Rechard Sidmark)主演,这片子在法国上映的时候,改成《毒品之门》(La Porte de la drogue)。看过这部影片的人知道,这片子根本与毒品没什么关系,但该片法语版居然重新配音,将影片活活从一个间谍片变成了毒品犯罪片。为什么呢?

因为影片的发行商怕影片的反共宣传色彩惹恼了当时特别热衷共产主义的法国民众。原片讲的是美国共产党间谍的故事,讲一个微缩底片的故事。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巴黎分公司的推动下,将法语版影片内容进行了“二次创作”,影片中的共产主义者全改成了毒品贩子,对白也改成了毒品贩子的故事,而那卷微缩胶卷,改成了一种“新型毒品”。

一个好东西。Scrivener是一款收费的写作软件(介绍),特别适合在Mac上写作的人用,界面比Mori更美观,可分章节,模板标签搜索语法检查一应俱全,自动计数,尤其是可全屏打字,根据需要调整页宽和字体显示大小,这对高分辨率用户来说特别舒服。我这里有一个汉化版,直接拖入App文件夹使用,似乎不用序列号:)。用Mac的人赶快来拿!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