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毕业论文答辩,正式宣布今年不能采访戛纳电影节。来法国许多年,这是第一次不去。《看电影》杂志邀请了我,戛纳电影节那边还打过3次电话,许多法国朋友和在国内做娱乐的记者朋友也问我,可惜不能去了。现在四川地震,加上今年华语片不多,戛纳的关注度必然非常低。网易和搜狐的朋友也来约稿,我都将稿约转给了其他朋友。不知为什么,写论文期间,特别没写稿子的愿望,连《看电影》杂志的专栏也暂停了。
虽然不去了,我还是很关注。因为主编《戛纳电影史》,我关心戛纳电影节各个方面的动向。因为采访电影节,我认识了一些著名娱记,比如《新京报》的张文伯(不知道还在不在新京报了?)和yoyo(谷裕的英语我服),《南都》的陈弋弋,法国的刘敏(主要给新浪和《电影世界》供稿)现在是老朋友了,《东方早报》可能还是刘嘉琦和张悦?去年跟老道(应亮)看西班牙电影《孤独》时被张悦在电影院大叫名字,很尴尬!Luc刚去戛纳那年狼狈不堪,现在也能有模有样地采访了。不知怎么搞的,我竟成了戛纳电影节的“老记者”了。跟内地香港和台湾的记者都特熟。采访戛纳是个苦活,我曾说:死去活来。太苦了。你可能不信。在戛纳那个新闻环境下,“没稿子可写的人是可耻的”。腿都跑断了,仍然觉得自己丢了线索,没有专访等等,为《看电影》这种杂志写稿,经常是凌晨1点赶写评论,脑子都混了,根本没法写。去戛纳采访,感觉时而是记者,时而是写影评的,这两件事经常冲突。我觉得好记者写不了影评,好的影评人做不好记者。往年我都是身在前线,无暇浏览新闻,但每次回来,都有朋友告诉我说网上的戛纳报道“没谱”。现在不去了,倒可以坐在家里看看新闻,乖乖做个读者,做个影迷。这滋味,也挺好。
大家可以先读一读木卫二写的前期报道,一上网就看到《华商报》的一个错误,金知云的《好坏丑》入围竞赛单元了么?
24城做完了?……陈涛好象导了其中一个……看样子他还真是02届走的最快的一只…..想当年电脑前那孤独的老男人身影….嘿嘿
虎皮老师不去啦~
还想买《看电影》读您的影评和访问呢~估计又是三木去了~
我不看好《24城》能拿金棕榈,我觉得贾目前还没达到这个程度.
觉得今年关注的片子不多,不知道新版格瓦拉传能拍成什么样?
是谷峪,不是“谷裕”。
Blindness的反映果然也是白茫茫。。
十二万分期待虎皮兄的《戛纳电影史》,这种类型的书,在中文领域好像几乎是空白吔。不知道英文书有没有比较好的?
大陆《文汇报》海外影视版今年大胆预测《24城记》会拿下金棕榈,文章称93年影展时他们就准确预测出戛纳会给陈凯歌一个超级大礼。
西宅:该书本来想赶去年戛纳60年出的,现在看来,今年戛纳也赶不上了。主要责任在于我,论文像山一样压着,好在快结束了。这书很快就出了,根据在法国出版的书,披露了很多史料。英语似乎有过一本,不过时间很久了。
期待《戛纳电影史》,期待虎皮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