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不看老片了,看了点新鲜的,结果还不如看老片。
看了《功夫熊猫》,似乎很多专家院长影评人记者编辑网友都感慨了,我觉得没什么可感慨的。媒体过于敏感了。国产电影没什么可忏悔的。廉价的感慨只是看到了国有电影产业的皮毛,只是皮毛而已。《功夫熊猫》是用了我们的文化,那又怎么样?产品和技术始终是人家的。这电影产品出来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拍中国,也可以拍日本,也可以拍阿拉伯世界,产品终究是人家的,已经没什么可感慨的。
有些东西是花钱能砸出来的,比如宝马的流水线,但有的东西花多少钱也砸不出来,比如奔驰的发动机和保时捷的变速箱。想让国有电影企业砸钱就能砸出跟好莱坞流水线质量对等的娱乐产品,想法太幼稚。体制羁绊不说,但说技术,固步自封搞开发毫无意义,已经全球化了,该用别人的技术就用别人的技术,该用外国技师就用外国技师,该套用模式就套用模式。我们的政府不认为搞一个国产化的梦工厂会比国产化的大众汽车更赚钱,而且也不想赚这个意识形态的钱,何其况,中国电影连个像样的国有龙头企业都没有,连个竞争的实体都没有,谈何产业?
《功夫熊猫》拍得挺一般得,不算出类拔萃,标准件吧。好莱坞的动画片都吵得狠,声音灌得太满,不是连珠炮的对白就是音效,躁得慌。
看了韩国的《追击者》,跟《杀人的回忆》和《老男孩》系列形成一种“暴力现实主义”,讲一个愤怒的男人的故事,一种在臃肿体制和不平等的现实中压抑很久的愤怒和无能,这种对当代历史和现实进行讽喻的犯罪电影,不就是黑色电影的传统么?韩国人把它这种策略混合了韩国辣酱一般的愤怒和宣泄,写实的布景、底层生活区的全景镜头、残暴血腥的毒打和昏暗的画面,成为这种电影最震撼人心的地方。韩国这种犯罪电影有个特点,凶手在叙事过程中已经昭然若揭,只是法律对他无能,反衬出社会的不平等,主人公最后成了观众们“愤怒的拳头、榔头和飞脚”。韩国人很有意思,它不批判现实,揭露政治,不用利用底层人的生活挠痒痒,他们喜欢描写压抑和愤怒,他们喜欢描述结果,让观众反思原因,他们敢在商业题材里大动手脚,比如《怪物》,我们的导演没有这个魄力,有这个魄力的,都用到色情上了。
功夫熊猫,真功夫
北方周末记者 大非 发自重庆
二十年多前,李连杰成功对付了十八罗汉,从少林寺毕业,踏入演艺圈,奔向米国,把中国功夫带到了好莱坞。
如今,功夫熊猫携海外功夫归国考试,面临的不再是十八罗汉,因为,这次,有了与时俱进的功夫网。
在2008年,功夫网先后成功的抵挡了暴风雪、喇嘛、家乐福,地震,面对自然灾害、反动势力,功夫网都有自己的一套。代表着先进的WEB2.0方向的豆瓣九点推出了23456套,却迟迟没有推出“一套”的动静,它解释说:“我们有一套,但绝不是只有一套”,与此同时坊间迅速传言,功夫网的负责人曾经关照过豆瓣:“管你有几套,我们只要一套。”
功夫网的功夫可见一斑。
何况,这次还活生生杀出一个赵半狄。
传说他是个行为艺术家,曾经头戴没有功夫的熊猫玩偶参加一个人的奥运会,坊间传言赵半狄有自己的熊猫系列,但是都没有功夫,是本土派,为了保护他们,赵半狄只好祭出了江湖中失传多年的一招功夫新概念——欲败之,先乱之。这次,他不仅搞乱了对手,也搞乱了自己人,更让众多爱看好戏的四川观众眼皮都不敢眨一下,大气不敢出一声,个个自叹:看球不懂。果然精彩。
赵半狄的功夫可见一斑。
在国际国内形势扑朔迷离的紧张时刻,功夫熊猫来了!
它不仅有功夫,还有与生俱来的温柔、憨厚,他不再行动迟钝、思维缓慢,而是充满热情、正义,民族化本质加上国际化的包装,他成了是非分明的超人,大气磅薄又懂得幽默的完美男人,他迅速席卷各大院线,成功翻越功夫网。简直不能用牛逼来形容,只能说“熊逼”,坊间正传言,牛博网正在研究改名成“熊博网”的计划可行性,并和好莱坞积极磋商功夫熊猫的品牌代理权。
日前,在重庆江北北城天街UME院线大西南区总裁吴功夫的家庭宴会上,吴不好意思的从影碟机里里掏出了一张碟子——“功夫之王”,一边晃了晃手里的功夫熊猫D9影碟,一边大声说,“功夫熊猫,才是功夫之王!喔也!”
会后,本报记者带着好奇采访了功夫熊猫:你的功夫从哪里学来的?
功夫熊猫说:“其实若干年前,我是和步步高VCD坐一条船到米国发展的。当时他很红,连李连杰和成龙都说“步步高VCD,真功夫!”本来我想跟它学功夫,谁知道它说,功夫不用学,希望你有功夫的人多了,你就有功夫了。”
对于自己为何能胜出功夫网和赵半狄,他的回答很简单:“也许,也许在一个武林高手到处都是的古老国度,他们喜欢的不是玄幻的功夫,而是简单的正义….还有,我这双雪亮雪亮的大眼睛!!”
很喜欢《追击者》,虽然觉得还是《杀人的回忆》是这一系列韩国电影里最好的,甚至是最好的韩国电影。自己曾怀疑追击者算不算是黑色电影,拥有很多共同的元素,但是黑色电影这个词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不敢轻易使用。
不过觉得追击者情节拖得稍微略长了点;杀人的回忆给人很压抑很压抑的感觉,气氛营造得很成功,对我来说因为没有直接看到犯罪场面,虽然比较确定,但是也不敢百分之百保证,和警察的心情一样。追击者我觉得稍微略逊一筹,有些场面太直接了,并不是暴力让人不舒服,而是和围棋一样,有些东西点透了就不好玩了。同样也许是因为看杀人的回忆前,已经受到电影2001+里文章的影响,那些雨景,夜景,都使我联系到社会背景。自己对韩国社会不了解。不过追击者里在警察局里的戏还是让我看到了这一系列“黑色”电影一贯的气氛。不过对追击者的结局我很不满意,个人认为太落俗套了,和怪物一脉相承,个人来说不喜欢看到留有希望的结局。相比之下我很喜欢杀人的回忆的结局,够黑,让人出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