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获地平线单元特别奖

2005年,黄文海的影片《梦游》获了真实电影节最高奖。之后,一位朋友到我博客上争论。这位朋友现在还在法国学电影。后来,魔头贝贝把争论的全文都转载在他的网站上。事实上,我理解那位同学不喜欢这部纪录片的原因,但我不赞同他的评价方式。

在那一届真实电影节期间,我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后面的旅店,跟几位参加电影节的中国导演,守着一瓶老白干聊到后半夜。一次难忘的经历。中国独立纪录片,太艰辛了。为了拍一部片子,各种困窘难以想象。有的人,饭都吃不上,也要把片子做完。有的人用自己的钱做片子,有什么条件就做到什么程度,谁都不能保证这些纪录电影能发行出去,很多人半途而废。除了官修纪录片,中国有纪录片,但似乎没有纪录片运动。这种艰困环境,可能是造成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美学单一、技术粗糙的原因,至少与欧洲和美国的纪录片没法比,很难具有西方纪录片那种完善感、观赏性和技巧的完美。

从这个角度看,黄文海试图在纪录片形式中寻找一点突破。看了他的片子,我暗暗感觉,他似乎想做一种essai-duco(文论纪录片)的东西,但对essai的表达比较隐蔽,他喜欢小川伸介和怀斯曼,超过让·鲁什和麦克尔·摩尔。他描述与怀斯曼在鹿特丹相遇时的激动情景让我难忘。我觉得他试图让人在现实中发自己的观点,他则在人物的观点中寻找一种默契和认同。所以你看他的纪录片,保留了摩尔那种敏感,但找不到导演发表观点的痕迹。

之后,《Murmures》杂志约稿,做了一次黄文海的访谈,再就没有他的消息了。我知道做这种纪录片需要耐心,像漫长的伏击,可能始终在拍摄环境中生活,就没跟他联络。事实上,他确实在做这部片子《我们》,“三部曲”的第三部。威尼斯电影节前,他联络我,告诉我他的新片《我们》入围了地平线单元,问能否到威尼斯一聚。我挺替他高兴,后来又传来影片获奖的消息。尽管不是大奖,但对于中国独立电影来说,这个奖还真有“特别”意义。真心地祝贺黄文海获奖,真心地祝愿做纪录电影的朋友们“挺住”!

2 thoughts on “《我们》获地平线单元特别奖

  1. 真正搞纪录片的恐怕看不上麦克·摩尔

    我觉得国内这些纪录片作者,应该想办法让大家看到他们的作品,现在市面上能找到的国内纪录片实在太少了,网络上也少
    多点传播,让观众多接触到,才会慢慢培养起好的氛围,盗版都行啊
    现在这样,各玩各的,多不好,毕竟拍部纪录片还费老鼻子劲的,别光记着让外国人看了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