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在左边,钱在右边

2005年在威尼斯,采访吴宇森之前,几个人在那个城堡旅店宽阔的走廊里跟徐克闲谈, 徐克听说我在法国学电影,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知道为什么今天的意大利电影不好看了?”我没回答上来,支吾了一下,别人就岔开了话题。

2005年冬,一次课后跟导师同行坐地铁,聊到维斯康蒂晚期电影,惊叹之余,我想起了徐克的问题,导师算是意大利电影的专家了,她摇摇头,也没说出个到底什么原因。

意大利这个国家,永远在传统上是一个文化资产大国,意大利电影的黄金时代持续了30年,无人能及,在那个时期,意大利人忘情地表达着电影,各种风格、题材,几乎都走到了巅峰,数得上的大师太多了,德西卡、维斯康蒂、罗西里尼、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帕索里尼、苏里尼、莱奥内、贝尔托卢奇……你很难用几个带“主义”后缀的词,把这批意大利电影人绑在一起,就包括商业领域的导演,到现仍不断被谈论和发现。造型艺术的传统,文艺复兴时期建立的透视原则和结构美学系统,到现在不仍是这些东西。

我们是不是被意大利人 的审美系统给统治了?美国。日本。香港。欧洲。。。还有完全不受文艺复兴影响的艺术家吗?还有不受意大利电影影响的导演吗?

2006年戛纳电影节,跟刘敏及她的意大利男友Carlo吃饭,Carlo是个天才,这一点我毫不怀疑,他19岁进入意大利国家一台,在威尼斯电影节工作8年,用流利的8种语言与人交流,席间聊到南尼·莫莱蒂的《政坛大鳄》,我不禁提到徐克的问题,他则把原因归结于政治,今天的意大利政治,似乎比右派专权时期还乱,我于是问道:那你认为是左派好,还是右派好?(这问题有点犯禁忌了,但好在关系还不错),在意大利到底有什么区别?他说,到现在,他也分不清左与右了,有好多左,好多右,更有名左实右,名右实左……我听了仍然很迷糊,“那到底怎么区分左与右呢?”这位老兄教给我一句意大利俗语,他拍了拍胸口:“良知在左边”,又把右手伸进了裤兜,“但钱在右边。”

那意大利电影的问题到底是出在胸口,还是裤兜呢?

《良知在左边,钱在右边》上的8个想法

  1. 这东西,跟电影艺术无关。艺术上讲,意大利和全世界一样在走下坡路,偶尔冒个不可复制的闪光。是整个工业体系的问题。俺欣赏的Peter Bondanella在Italian Cinema那本书里也没有给出有力的回答,但我觉得他的直觉是对的。
    有一点是肯定的,意大利电影一直是有人,有技术,有地,但是没有工业,这个是公认的,他们能造一个影城,但是不能弄一个大电影公司。当出现一个强有力的制作人敢于有强大资金注入的时候,就能做出好的娱乐产品。但是到80年代,好莱坞为了生存而大搞全球化,电视作为通俗文化的代表出现(对于通俗文化有敏锐嗅觉的Fellini在Ginger and Fred里已经为电影唱了挽歌,对电视嘲笑了一番),王牌制作人不存在的电影工业就像纸老虎一样瘪了。

  2. 徐克到底是在设问,还是在疑问。说不定他有个答案——不一定准确,但是一种看法。

  3. 我问过他,他是疑问来的,因为很久没有意大利电影的消息。
    其实忘了补充说明,欧洲人所说的左和右,似乎与中国的有所不同,在某些问题上甚至完全相反。

  4. 我还记得《政坛大鳄》里的一句台词: “这哪里是电影,明明就是世人皆知的事实”,可见政治成了意大利人艺术生活的基础。

    至于左右,法国人不是老说 左边在心,右边在理嘛。

    虎皮你上次说得网站的是,如何具体操作啊,我这几天晚上都在线,没见着你嘛。

  5. 意大利政治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太一样,意大利左派与右派的模糊主要是来自经济主张吧,在私有化、公权和民主制度角度有差别,如果这样泛泛地谈就把问题简单化了。

  6. “左右派”的问题,我记得昆德拉说过句很妙的话,“在极权社会是没什么左右派的”。我想他的潜台词是,大家都是一个利益集团的,那还分什么左和右啊。
    所以,中国在1949年以后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没什么“左”和“右”之分,大家的政治主张都是一样的,还什么“左”“右”的啊?

    而且,我理解的是,艺术和政治上的左右之分有区别。从艺术方面来谈,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左派。中国的左派,真正的左派,我觉得还是鲁迅。鲁迅和帕索里尼、高达、贝托鲁齐的精神实质是一样的,是绝对的先锋、不妥协,“一个都不宽恕”。像安东尼奥尼那样的,就应该算是温和的左派吧,中间偏左?

    想到以意大利电影,有时很悲观。电影才诞生多少年啊,仅仅大概十几年的功夫吧,意大利人就基本上将最好的东西抬出来了,像火山一样,喷完了就没了。后现代社会,基本是玩创意的,这当然不是意大利人的强项。我有时觉得,意大利这几年最有创造力的地方是在足球,哈哈,玩笑了。

  7. 左右之争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都有非常具体的争议背景,现在往往被泛泛而谈,就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了。需要说的是,我在法国读的是标准的左派大学,法国的文科大学几乎都是左派,法国的知识分子主力,也都是左翼,我觉得只有到了法国的大学课堂,才能深入领会所谓法国左翼思想的神髓。

  8. 这篇随记写了很久,我写过一篇很长的关于意大利二战后政治与文化的文章,发表在《文景》,那里粗略考察了意大利政治对电影的影响,这影响今天犹在。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