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没有陷落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影评人黄文杰的书《陷落的电影江湖》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3个月前,文杰来信,请我写一点评价,出于多年的神交,我同意的,但我认为他说把这篇东西作序只是客套,没想到他真的把这篇文章作序了,他的书叫《陷落的电影江湖》,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明白,他所说的陷落,是对中国电影不断地忽视现实、远离现实的某种无奈,可我的文章却叫《江湖没有陷落》,因为我明白,只要在同龄人中始终有黄文杰这样执着地相信电影,并始终勤奋写作的人存在,这个江湖就有希望。从迷影的角度看,这个江湖远远没有陷落。

江湖没有陷落

李洋

提起笔时我才恍然想起,我跟文杰相识居然有五年了。这让我惊讶。您可能联想起“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的老生常谈了?不是,我要说的不是这种人正视时间的无意义感慨,而是我发现,我与文杰之间计算时间的方式居然与客观时间相差如此大,这才让我惊讶。我感觉我与文杰的交往不是从一天到另一天,不是从一年到另一年式的,而是从一部电影到另一部电影的。我们共同的记忆是靠电影完成的,然后才是影片背后的时间刻度。这的确是我们真实的记忆,自恋点说,我们是那种与电影一起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构成了一个江湖,一个迷恋电影、尊重电影、捍卫电影的江湖。读完黄文杰这本《陷落的电影江湖》,我反而感到电影江湖没有陷落,无论电影如何令我们感激,让我们陶醉,还是使我们失望,只要还有虔诚的、愿意与电影一起生活的人,就永远存在一个不倒的江湖。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才斗胆贸然为文杰的这本新书写点什么。

这本影评集的风格介于敏感的激情和豁达的稳重之间,特别适合对电影感兴趣的青年人去读。年轻浮躁,而这些文字能让人在浮躁中安静下来,仔细回味那些影片,深入想想那些貌似熟悉、其实陌生的国产电影。这里的文章都是谈论广义上中国电影的,视野涵盖香港和台湾,也就是说,那些跟距离我们特别近的影片。法国影评人、导演帕斯卡尔·鲍尼泽尔(Pascal Bonitzer)有个论断,说一个影评人最难评论的就是他自己身边的影片,因为江湖太小,距离太近。但在黄文杰的影评中,我没看到这种“言说的困难”。他会先把你拉得很近很近,感觉片中的人物就站在你眼前,之后,他再把你推开很远很远,在一个足够客观的位置上释放他的观点。读这样的文章,靠近时能听到笔者的呼吸,远离时能读到让人头皮发紧的论断。

由于生活在国外,黄文杰看过的国产影片数量远远超过我,很多他评论的中国影片我都没看过,所以我没有置喙的资格。但在这种情况下读这本书,恰恰应了他的一句话:如果对影片一无所知,反而是读这些文章的福气。文杰的文字不倨傲,平坦得让人充满信心,你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文章。但他是严肃的,严谨的,不像轻薄写手们那般花言巧语、油嘴滑舌,他每一个句子都精打细算,他懂得巧妙地介绍电影的故事,又无声无息地引入他的议论。我们能读到他字里行间跟着电影的情感起伏,他描述人物的能力让我嫉妒,然而,他要说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感悟,不是沉浸在电影中的梦呓,每篇文章都观点鲜明,透露出一位专业评论者的慎重和威严。但他首先是一个心怀敞开的虔诚观众,他对每部影片都有介入式的体验,这在学院派评论家那里是找不到的,我真的感觉他在一字一句地读那些影片,然后一字一句地写下感受。导演们应该为还有这样的观众感到幸福,国产电影应该为有这样的观众和影评人而感到欣慰。有这样的人,电影江湖何谈何陷落?

系统讨论中国当代电影的书并不多,而本书的观点绝对是值得重视的,它虽然不是纲目化的系统史书,但却充满诚实和胆魄。在中国影评这个江湖,充满了功于机巧的快餐文字和知识分子们的俗见,这些俗见漫天飞舞,干扰我们对一部影片的评价。而这本书让我见识了黄文杰不避俗见的中正,哪怕是知识界的偏见和媒体众口一词的批评,都无法影响他对影片的判断。读一读他评张艺谋、陈凯歌、侯孝贤和顾长卫,在他温顺、流畅的文字的背后,隐蔽着一张固执、坚定的面孔,这个面孔要说出自己的意见,掷地有声。这是一个想说出自己观点的人,这是一本想说出自己观点的书。

如果你只是想多了解一点影片内幕和明星秘闻,那么请你离开。这不是一本腻八卦的书。八卦在这本书中只有一个价值:必须尊重电影。在今天,人们把电影与记者们追风的八卦绯闻炒作腻在一起,消解了电影艺术的尊严。这正是让影评人最迷惑和最困惑的地方。许多谙熟电影野史和掌故的影评人出现在媒体口水话题的麦克风前,许多兜售私见和资讯的所谓“资深业内人士”霸占了影迷的大脑,而真正促进电影文化不断沉淀的思考则少得可怜。黄文杰的笔触总是那么流畅和亲近,并且许多文章和见解,可以做成深入的论文。这恰恰是他的风格,他能把俗雅的力量控制到好处,令人回味,却不失趣味。

这本书中最令我触动的文章是关于贾樟柯的,黄文杰关于贾樟柯的评述也是他对中国现实的思索,这让这本关于电影的书有了信仰的支点。影评何谈信仰?一个偶尔看看电影的人,是不需要问这个问题的,但对于一个每天与电影打交道,伴随电影不时激动、兴奋、开心,或者感伤、怅惘甚至落泪的人,他必须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在乎电影?我为什么要为电影而写作?如果是热爱电影,那么,电影又在乎什么?这构成了一个影评人信仰的追问链条。一个像黄文杰这样勤奋写作的人,必须认真回答自己这些问题。这仿佛在孤芳自赏,其实是非常迫切、非常严肃的话题。读黄文杰评贾樟柯,让我领会了他到底在电影中在乎什么,是中国的现实的变化以及我们面对这种变化的不安、焦虑、无奈、困惑和期待。只有在他最在乎的地方,最能拨云见日,深思飞扬。他评价贾樟柯的方式让我明白了许多超出电影本身的东西,是对生活、对人生、对现实的体悟,也是这种体悟奠定了他批评的标准。支持贾樟柯对现实的忠诚,尊重侯孝贤对历史诗意的探索,否认《孔雀》片段化的、对现实带有病态的怀恋……这本书每篇文章的背后,都存在这些关于世道人心的深刻命题。贾樟柯电影中现实的“变化”和个人的“不适应”,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无论在上海,还是巴黎。电影是我们思考现实的一面镜子。对中国现实的不断拷问,让我看到一个影评作者的回归:只有对现实感到无奈和无助的人,才会诗意地栖居于电影,而最终通过电影,他又回到了无边的现实。

电影改变不了什么,影评不是股评,它无法产生效益,影片是虚构的,影评是空对空的,所以在有些时候,影评是写给自己的,写给朋友的。正因如此,电影才改变了一切。我深深赞同吴宓先生在谈论文学时的观点,我相信电影会改写人生!此时此刻,当黄文杰看到自己多年的评论变成一本书时,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束回忆,这束回忆雕刻在这本书里。在电影中长大的人是天真的,守着天真成熟的人是释然的,如果电影真有江湖,那么愿上苍保佑那些因痴爱电影而写作的人们。

数年前,承蒙文杰兄抬爱,请我写些东西,直到今天还无一兑现,反而他的大作即将付梓,但我依然欣慰,因为他的坦率、执着、谦逊和辛辣,终于融汇成一种无法替代的品格,我在这种品格中读到很多属于我的东西,肯定也有属于你的东西。

《陷落的电影江湖》

黄文杰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注:该书将在9月在各大城市陆续上市,敬请各位关注。

1 thought on “江湖没有陷落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