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导演的电影

看了几部贺岁片,现在互联网几乎跟院线同步了,电影更难卖了,不过即便如此难卖,竟还有影片过了3亿。 《非诚勿扰》应该是我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因为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部没有导演、也不需要导演的电影,我原来认为,一部完全由商业操控的电影在中国是不能出现的,看来我错了,中国电影商业开始取消导演对一部电影的独立控制权,这部影片的全部核心内容都是由商业法则完成的,包括剧情、台词、场面调度和镜头运用,有了演员、广告商、制片人和制片主任,我都不知道冯小刚该做什么,冯小刚应该为这部影片上面署名而耻辱。冯小刚唯一值得写上名字的地方就是葛优,他至今还是最善于发挥葛优表演才华的导演,不过以后不一定了,人民币将成为葛优的最佳导演。至于内容,我没看出来这部电影想讲什么,如果非要说,那可能是,我猜的,二奶也有真情,征婚也有艳遇。除此之外没看到任何东西。冯小刚没有任何借口,如果想给华谊兄弟赚钱,完全可以直接接拍广告片,一样赚钱。罗伊·安德森给人拍了一辈子广告片,但只要署名的作品都是精品。一部不需要导演的电影能赚3亿,对于中国是荒谬而且令人深思的,它给人的感觉与《怪物》在韩国赚了3亿,完全就是两个味儿。当然,你可以说置入广告模式、性价比高、对培育市场有利,这个么,利弊不能只看眼前。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反正不能这么说。那些被赋予权力对电影发言的人,你们必须为捍卫电影的价值和导演的地位而战斗。对我来说,《非诚勿扰》就是一部性价比很高的烂片,与电梯、地铁和火车站上的视频广告没分别。 相反,我惊喜的是马俪文的《桃花运》。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样的题材,《桃花运》要比《非诚勿扰》好好几倍。这不是一部身段儿很高的电影,就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能让人感到导演存在的电影,一部关于时代女人的电影。同样想争取观众和票房,但《桃花运》能让你呼吸到时代的东西和人物的东西,一个拍摄过《我们俩》和《我叫刘跃进》的导演,居然也能把电影拍得这么时尚和幽默,至少说明导演的“活儿”好。尽管《桃花运》这样的影片扣不上各种艺术高帽,但她精细,有用心,剧情不走俗套,几个女演员演得很棒,尤其是邬君梅。对台词的揣摩、对演员的控制,一种完全属于70年代人的洒脱,画面干净,不说废话,不像《非诚勿扰》那么无聊。马俪文可能是我看到的最有幽默感的中国女导演,也是唯一能让人感觉她很年轻、很有活力的女导演。用徐静蕾体说:不拧巴!可惜了,好看的电影不卖座,输在发行上了。 由此我更想看《疯狂的赛车》。因为它属于年轻人。我真想大声说:50年代人你们快下去吧,电影是年轻人的艺术! 相比,《硬汉》这个片子拍得有点拧巴了,导演使劲太大,拍得很用心,但剧情上的问题比较大。这不是审查的问题,而是导演的情节布置观念实现出来效果不好,没必要反反复复强化这个人物的傻,开始铺垫已经足够了,后面强化一次,节奏就乱一次,强化一次就乱一次,最后一场多人场面调度来自杜琪峰,但高潮没出来,因为前面情绪做的太满了。《桃花运》就比较好,镜头和对白总是在恰到好处的地方停了,停得很艺术。 最近看到最棒的电影,是保罗·维尔霍文的《黑皮书》,二战中迫害犹太人的故事,拍成经典的有很多,我看之前也在考虑这部电影是否还有新鲜的东西想说,结果看完之后,很久不能平静。能让我很久不能平静的电影就是好电影。我觉得影片对历史有着一种模糊的评价,这是一部不做历史判断的历史片,它唯一有的是故事和人物,非常丰满,有点像《鬼子来了》。电影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吗?电影是揭示历史真相的意识形态工具吗?电影是保存历史图景的理想媒介么?电影是不是应该对历史负有责任?这些70年代法国影评界争论的东西又回到我的脑海中。 《好家伙坏家伙和怪家伙》,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坏,这个导演在动作场面的控制上特别像《集结号》里的冯小刚,空间关系比较混乱,有的地方是“硬接”,这方面还没有人超过雷德利·斯科特。最后的决斗么,长度没有莱奥内那么长,把蒙太奇变成平移大特写,效果么,如果导演再注意一下特写镜头中的细节就更好了。顺便说一下,导演应该是莱奥内迷,断指客就来自《黄金三镖客》,不过莱奥内只在影片的结尾才交代李·凡·克里夫是断指人,而且只有一个镜头,这说明这个韩国导演对这部电影不是普通的了解。   最后透露一下2009年可能从我手里出去的书:《戛纳电影60年》、《电影诗人帕索里尼》(已经译完,正在校对),《莱奥内访谈录》(翻译已经过半)、《理解戈达尔》(翻译已经过半),《法国新电影史》(已经写完三分之二,其中部分发表在《看电影》专栏)、《迷影文化史》(已经完稿三分之二)。今年是牛年,牛马年,好种田,希望是我的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