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Paul Greengrass

丹尼尔的浴室

第一次遇到埃曼努尔,是带《看电影》的老柯去《电影手册》杂志社谈合作的事。那时正是戛纳电影节刚结束,《电影手册》杂志全班人马(其实就几个人)正在紧张地杂志清样。付东引我们上二楼,偌大的《电影手册》杂志,连出版社带杂志社,总共加在一起办公面积也不到120平米。到二楼楼梯口的一张桌子前,一个大学生模样的人站了起来,这个人很干净、腼腆,像个刚入学的Master学生,付东说,“这位是埃曼努尔·布尔多,我们的编辑部主任”。我们握手。给老柯介绍一下,我说,“我们同学经常谈到你的文章”。这不是客套,我在学校的Master学生的影片分析课,课后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出去喝杯咖啡,聊一些最近的电影话题,当然包括电影人、影评人和学者之间的恩怨是非。我认识的几个小愤青,他们都有不甩的影评人,有人不喜欢付东,有人喜欢若埃尔·马格尼(Joël Magny),有人不喜欢米歇尔·西蒙,但大家对埃曼努尔·布尔多评价都不错。埃曼努尔可能是目前《电影手册》杂志干活最多的一个,因为他辈分小,正值做事业的好时候,是《电影手册》最有前途的青年影评人。

我虽然关注《电影手册》,但说实话,在电影研究领域,《电影手册》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具参考性的référence,所以除了评论中国电影、法国电影的文章,我很少细读。应该说今天《电影手册》文风不那么踏实,或曰《电影手册》从来也不追求四平八稳的行文风格,也有一些文章有文法空泛、观点晦涩,也有一些文章特别engagé,被摸不去的意识形态薄膜包裹着。埃马努尔·布尔多的文章我读的不多,但读过几篇,感觉与我的观点颇为相似,比如他主持的“影海淘金”式的le cinéma retrouvé栏目,经常选择一些被历史忽略的有价值的影片,其选择与我的喜好特别相似,可能我辈青年有着同样的发现老电影的乐趣,而主编付东这样阅片无数的人,则主要写杂志的社论和重大电影话题吧。当然,付东的文章我也非常喜欢,尤其是他写的《法国当代电影史》,不能说字字珠玑,但对许多导演的分析,字短意长,让我在学习法国电影史方面得益良多。

埃曼努尔还有一个特点,尽管他对继承了电影手册坚守的“作者电影”价值传统,比如他对威尔斯、对雷乃、对戈达尔的热衷,但他对新的电影现象、电影风格有着青年人的敏锐和包容,比如对《伯恩的身份III》、西班牙恐怖片《Rec》和《黑暗骑士》这种携带着可贵信息的商业电影,也敢于大胆立题,让这个老牌杂志不至于显得过于保守。

我一直没时间译他的文章,但我现在可以转载一篇徐枫老师翻译他的文章《丹尼尔的浴室》,对《伯恩的身份iii》的简评,这篇简评没有完全展示这个影评人的全部能力和知识,但我们可大致了解一下他的价值轮廓。 继续阅读丹尼尔的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