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

存在但缺席的父亲 一直以来我都对正在经历的时代的“成长电 影”念念不忘,正因如此,我总感觉自己能够反复不断地从那些电影中挖掘出令我振奋或失望的精神资源。当我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时就感到自己发现了什么,只 是那时还不确切,但接下来看《蓝风筝》、《长大成人》时被印证了,直到顾长卫的《孔雀》,我终于确定这个发现是成立的。在这一代人个体成长的电影话语中, “父亲”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缺席了。在狭隘意识中,我宁愿相信这是时代和艺术家的巧合,当我反反复复被父亲这个话题困扰时,就会对此盲目地偏执一词:缺席的 父亲意味着这个时代一种值得玩味的深刻的精神缺失。 《孔雀》获奖后我读到很多影评,人们写得很动情,他们谈到姐姐,也谈弟弟,谈哥哥,也谈妈妈, 偏偏没人说起那个父亲,因为一家五口之中最被顾长卫轻描淡写的就是父亲。我相信很多人看了《孔雀》后都能想起母亲、姐姐、哥哥和弟弟的样子以及细节,但恐 怕想不起那个父亲,想不起他的脸、他的表情和一切。换句话说,顾长卫让这个父亲自始至终都“在场”,可实际上却“缺席”了。一个存在着但被强行压制而缺席 的父亲,是这部电影一个隐蔽而非常重要的影胆,只有通过这个话题,《孔雀》才能与其他成长电影联结构成一个共生共在的话题。

嗅觉戏

两年前一个学术交流会上,早我三年的法国师兄做了《希区柯克与气味》的报告。去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阿城先生曾戏称:“如果电影有味道,那就更好了。” 在电影里,可能嗅觉是最难表达的一种感知经验,印象中,希区柯克的《眩晕》是在运用气味的视觉化上最成功,而且是那么小心而不动声色。阿莫多瓦的《回归》里,也像希区柯克那样运用了气味去布置剧情,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实,用视听语言表现气味,根本不难,难的是将画面气味化,不是看到味道,而是幻想味道,并为这个幻想的味道作“解释”。 在这个背景下,下面这部电影就吊足了我的胃口,看了英语和法语两个版本的预告片,感觉能不错,而且Tom Tykwer属于一直往上走的导演,虽然对制作要求越来越高,但影片不让人失望,有点像Kubrick?Patrick Süskind始终不卖版权,就是想把这个故事留给Kubrick,希望Tykwer不让他失望。 看看这个海报,是否有点味道?罗拉的红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