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恺撒奖2

1992年,《日出前让悲伤终结》(Tous les matins du monde)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有雅克·里维特的《不羁的美女》(La belle noiseuse)、贝特朗·布里耶的《感谢生活》(Merci la Vie)和莫里斯·皮亚拉的《梵高》,几乎哪一部做恺撒奖最佳影片,都不会侮辱这个奖的历史,可惜的是最后只能有一部获奖。几乎没有一部法国电影史的书会仔细评论《感谢生活》,因为布里耶的片子实在太多了,而且彼此又那么接近,但这部片子的怪诞风格、叙述手段把布里耶那种依靠表演和对白的喜剧推向了某种电影化的极致,这才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好的“电影”。

1993年,《疯狂夜》获得了最佳影片奖,这个奖是对导演身患绝症仍坚持工作、并用最大的坦诚和热情去警示别人的鼓励,恺撒奖历史上的精神鼓励奖,恺撒奖最像奥斯卡的一次,它可以为了创造神话而忽视品质。当年入围的影片还有后来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印度支那》(Indochine)和克洛德·索泰指导艾曼纽而·贝阿的《冬日之心》(Un coeur en hiver)。

1994年,雷乃的《吸烟不吸烟》获得最佳影片,那一年,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落选。1995年,最早的电影迷你剧电影、泰西内的《野芦苇》(Les roseaux Sauvages)获得最佳影片,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落选(1996年3月13日,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巴黎病逝)。被《野芦苇》干掉的影片还有帕特里斯·谢罗的《玛歌皇后》(La reine Margot)和吕克·贝松同学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玛歌皇后》掀起了1990年代中期巴黎时装界的复古潮流啊,而《杀手莱昂》这部笑傲江湖的法国商业片在恺撒奖上有7项提名,居然片奖皆无。事实上,这部备受入门级影迷喜爱的电影基本上在世界各地都没获得什么奖项,很悲剧,所以如果有人说这部电影堪称被电影史高估的电影,完全没有根据。

1996年,青年才俊、出身电影世家的马修·卡索维茨的《怒火青春》(La Haine)获得最佳影片。其实这部电影已经在戛纳获了最佳导演奖了,不如把最佳影片给《冷酷祭奠》,这是夏布罗尔最有机会获得恺撒奖的机会啊,恺撒奖最后给了Isabelle Huppert一个最佳女演员奖,她有必要获得这个奖吗?老导演让-保罗·哈伯诺的《屋顶上的骑兵》也落选了最佳影片,我过去我没少在博客上推荐哈伯诺,他证明了只要把剧本做好,电影就不会忒难看。

1997年一切正常。

1998年,最佳影片是雷乃的《老调重弹》(On connaît la chanson),这片子我不是非常喜欢,可是,吕克·贝松同学最有可能获得最佳影片的机会就这样被粉碎了,《第五元素》没能获得最佳影片。要按我国广电总急以票房论英雄、年终总结都要先往死里表扬票房大片的标准,《第五元素》就不会死的这么惨了。在法国搞商业片,真不容易啊,欢迎贝松来中国。当然,《第五元素》让贝松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值得一说的是,除了还获得了恺撒奖最佳摄影奖之外,这部法式科幻电影在世界各地也没有获什么奖项。

1999年,现实主义青年电影《两级天使》获得最佳影片,提名中最有可能获得该奖的热门是《爱我的人就上火车》。

2000年,《清水湾的孩子》居然输给了《维纳斯美容院》,历史可以证明,这个结果是错误的。2001年,水平跟2000年差不多,法国电影小年,还是女导演夺魁,《别人的滋味》。

2002年,《天使爱美丽》没有悬念地获得了恺撒奖最佳影片等4个奖项,这部电影还获得了当年欧洲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等各国电影节的14项奖项,被《爱美丽》比下去的有雅克·奥迪亚尔的《唇语惊魂》和欧容的《沙之下》。

2003年的一切都没有悬念,波兰斯基的《钢琴师》,被它杀死的提名影片有纪录片《是与有》,法国小清新喜剧《西班牙旅馆》和欧容的法国女星史无前例大组合的《八美千娇》。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