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对不起,我又要说这件事了。真没想到,一篇跟电影没关系的转帖(请注意是转帖),竟会吸引这么多跟电影无关人到我博客上来。看样子现实比电影有趣。首先我很抱歉,让Cinepedia上大家维护的电影气氛沾染了这种气氛。常来我博客的人知道,我什么时候评论过时事?电影的不算。我什么时候当过标题党,爱好过愤青主义?如果不熟悉我,那请你搜索一下,我在世界上哪个论坛、博客上发表过爱国主义言论和愤青主义言论?我从来就不相信“政治上正确”,包括所谓一些时事评论家们一贯坚持的少数主义的“政治上正确”,我只不过发表一个在法国生活的普通中国人的看法,我只能说我了解的那部分。如果与我没关系,我才懒得写字,眼下事情这么多,我巴不得清净。
首先,这件事不只是一件事,说可以,但别混在一起说。围绕这件事,我至少看到四堵墙,把所有相关的人隔开八种不同的观念,怎么说服这八种观念不同的人呢?必须一事一议,把事情拆开说,哪个问题,怎么回事。混在一起谈,盲目地反对多数主义,一棒子打死多数派,在这件事上似乎“没效果”,如果有效果,效果早出现了。
我要说的就是,必须把国内网民和爱国主义和国外华侨留学生的爱国主义分开来对待,这就是第一堵墙,两种爱国情绪。国内与国外的生存空间、言论空间和环境是完全不同的,国内网民的爱国主义,是基于想象、心理的爱国主义,是“感同身不受”,国外的学生和华侨,是基于现实的爱国主义,是“感同且身受”,两者的起源不一样。留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始终有连续不断的事实刺激的,所以请看好,留学生的矛头更多对西方媒体和西方政客,而且很多留学生走出国门,往往不容易变成小马克思,而是自我西化,随西方人的价值观随波逐流,既吸收西方文化、又坚持传统文化的学生,往往是有原则和主见的人,这恐怕与一些人的想象相反吧。在法国,支持中国的人属于弱势群体。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长平老师的文章写的够客观吧,把它翻译成法文,以中国人的ID粘贴到法国论坛上去,我们看看法国人的反应,看看他们能否客观评论它。它完全可能会像其他中国人的言论一样被病诟成GCD宣传和洗脑人。法国人多数不了解事实,舆论引导他们一边倒,他们喜欢表现,manifester,这一点在法国这么多年,也可以理解,但他们的措辞有点让人不能忍受,所有用到1936年德国的词都出来了,这够客观么?你就觉得过去几年你生活的是一个非常伪善的法国,你对她的热爱和付出都白费了,因为她对你的尊重可能都是表面的,客套性的,骨子里的偏见才显现出来,这挺让人伤心的。(尤其是我,翻译介绍法国电影和文化。)
当然,事实也没有那么严重。我从未到论坛上与法国人理论。法国人喜欢这样,我也说服自己不必太在意。尤其在热门事件上,法国人喜欢表现自己的立场和人格价值,但在现实里,法国人对中国人还是很gentil的,没有假想的冲突和对抗,最多是无法沟通罢了。这种大大小小的表态是法国人政治生活中很正常的一部分。4月7号上街举Z旗的人(数量可不是窦文涛老师所说的300,我看30000不止),可能根本不了解XZ,然后是同样一伙人,4月8日又跟着全法高中教师的游行在街头跟警察打成一片(这条新闻似乎国内没有),然后下午,他们有可能跟在同一个问题上站在相反立场上的朋友,到塞纳河边去喝咖啡了。这是他们的政治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公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表达立场,不一定是针对具体的人,就以为要在现实中与我们针锋相对地斗争,所以没必要搞得这么紧张。我知道很多法国留学生看我的博客,大家都去战法,谁看见我在战法上发表什么言论了?Jamais。而且,不要看留学生们在论坛上言辞激烈,就认定他们会在现实中做出过激举动,这是对留学生的偏见,在论坛上发泄一下,但在现实中,多中国学生还是理性和宽容的,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只是上网说些过头话而已,之后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有理说理,遇到胡搅蛮缠的,不理他就算了。留学生不都是愤青,留学生才不愤青。
在我们与真相之间,隔开一堵墙,这种手法,地球上的中国人都明白。对于真相,就事论事,海外留学生看到的比较少,只能抨击掩盖真相的行为。当然,批评的声音,说实话,对生活在海外的人来说,启蒙意义不大,他们在国外看到各种揭露抨击要比这多的多。西方媒体在中国与西方民众之间盖了一堵墙,两边都有错,你看到甲的错多,你要批评甲,我看到的乙的错多,我就批评乙。反西方媒体与批评国内乱象是两回事。而且客观的说,留学生,据我所知,并非所谓愚民教育上的木头,我觉得挺多学生很理性,留学生才真正生活在言论自由的舆论环境中,他们看官方媒体,看自由媒体,也看西方媒体,他们才面对一个更自由的环境,大家可以到欧洲和北美的留学生聚集的论坛上看看,看看他们什么不谈?过去国内的哪些负面报道没有被批过?许多中立人士的文章在那里才有真正的拥护者,而现在反过来说留学生是愚民教育下的“小马列”,这能不让人伤心和反驳么?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媒体有失偏颇,但西方民众是无辜的,这一点留学生看到的比较多,他们较多地针对西方媒体,这完全是理性的行为。但不要针对法国人,针对外国民众。我自认是比较客观的人,说实话,这次西方媒体的表演不怎么样。所以,如果把几件事混着说,比如锵锵三人行,最后容易伤害那些真正拥护你的人;在XZ和OG之间也有一堵墙,这两件事不能放在一起说,尽管一起发生,但本质不一样,不能允许有人利用这种关联来混淆情感,也不能把两件事合说,而混淆的东西更混淆。现在,我之所以开腔说话,就是不想继续盖第五堵墙,就是在在中立人士与青年之间,最好不要因此盖起一堵墙,海外很多学生是尊重独立人士的观点的,他们不是白痴,但不要因为这件事,建立起不信任。本来对西方媒体已经失望了,不要搞到最后,让人们谁都无法相信。
这就是我掺和的原因。在这件事上,谁都无法保证全知视角,我也不能,所以我不评论,但应该保持“高度的清醒”,一件事持续这么久,肯定不是一种力量在作怪,肯定不是一件事这么简单,其中必然有其他内在的原因。我可能属于一种不讨好主义者,既不讨好爱国主义,也不讨好中立主义,我只是想让来我博客的朋友知道我的想法而已,很多朋友生活在国外,对此不发表意见,我挺佩服他们。我既然说了,就得说明白。如果你是通过在哪里推荐来到我博客的,我得告诉你,我得博客主要可能不是你想看的那种刀枪炮和迷幻药,主要说电影,以及与电影有关的枯燥东西。
我拿去转帖了。。
我们的zf还是老样子。现在恶果渐现。钱多了也就是一个暴发户而已。我在想奥运是不是来晚了,或者来早了。现在会不会那些媒体都在急切等待着开幕式入场上的比约克呢。
真是有理有节的好文章。
“几年你生活的是一个非常伪善的法国,你对她的热爱和付出都白费了,因为她对你的尊重可能都是表面的,客套性的,骨子里的偏见才显现出来,这挺让人伤心的。”
这个说到骨子里了,真的很爱法国,从小时候读文学作品起,心中就对这个国度溢满了莫名的爱意。有时候觉得自己某些思想比起一些法国人还更法国。然而,这个事件立刻让自己感受到了一堵无形的墙。可怕的是,这堵墙的根源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冲撞,或拒绝融入(就像长久以来中国侨民留给人的印象),而单纯出于西方世界的傲慢与偏见。
以前一直忠告自己要入乡随俗,现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你入乡随的得是”俗”啊,一些扎根于自我意识和传统的东西怎么可以随呢?!在国内的人是不会了解我们留学生这里感受到的那种欲辩不能的真空和心理压力。爱国是本能,当你被一群自诩站在道德的高峰上的无知者包围,用他们那种无畏的蔑视来强奸你的时候(尽管表面上还是维持那种冷淡的礼貌),你自我必然挣扎于民族尊严和辯淆视听的双重漩涡中。
我觉得虎皮兄不必在意幺魔小丑的表演,一切对得住自己良心。请也不必刻意和政治划清界限,作为知识分子,你首先是社会良心其次才是社会头脑,l’art pour l’art 是出世的仙人的专利,换句话说不先入世怎么出世呢。Avant tout,电影是一种表达,而不只是个forme,那么我觉得在这样的事情上虎皮兄表明自己的观点不仅是完全justifier而且也是很让人敬重的。沉默永远比陈述廉价,鸵鸟有什么难当的?s’engager 是法兰西民族很闪光的一条价值观,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叫做三思而后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前者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我们见到的就是一群无知而鲜耻的法国暴民,后者发挥到极致的时候就成了一帮畏首缩尾的中国腐儒。所以因该s’engager pour une bonne cause & 三思后必得行!
部分同意大旗虎皮的观点。但是西方媒体的倾向报道绝对是有群众基础的。中国和西方的对立其实与西藏关系不大,而是价值观的对立。
这次事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大家认识到任何媒体报道都不可能是完全客观公正的,我们必须学会独立思考。
对啊,说的太好了!
法国的媒体在这次事件中从头到尾只有一种声音在单调地回响,真的是“法西斯化”了,这种言论的暴力与其说令我失望,不如说让我害怕。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也不能说这次我就受了什么样的创伤,不过信任一旦受损,要恢复恐怕就很难了,要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了。但是这也不重要了,毕竟看清了很多事情。人们只有当自己的切身利益受损了才有可能开始反思,我想这放在哪里都一样吧。希望他们有自我纠错能力吧。
嗯,还是谈电影吧,谈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现在正是踏青的好时光,应该出去看望看望那些野花野草了:-)
感谢小弟甲和Cornchen,大家在法国有同感。有些事,真是不知道说好,还是不说好。说吧,觉得自己太容易激动,不说,又觉得气氛不对,想发言,其实说来说去,都是说给自己听呢,也不会有多少人当真。
现在法国的天气真好啊,可惜不能出门,正在紧锣密鼓改论文。
这年头,我们还得向同胞解释为什么要爱国,靠
虽然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但还是希望能回到电影上来。这段时间的环境实在是太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