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元素

我很少写新片,实际上看过不少,尤其是,论文结束后,全力以赴编书、写书的这段时间。我什么都看。选择标准很杂。对新片的介绍,卫西谛老师在他的博客上有些介绍,木卫二同学的博客也有长短不一的短评,石川老师也会偶尔发表非常专业的评论,云中导演经常发感慨。

说一部上述老师同学们没说过的《末日侵袭》(Doomsday),一部商业片,有可看性,导演是“斯普莱克·派克”团体中的英国导演尼尔·马歇尔(Neil Marshall)。

看过《黑暗侵袭》的人,可能对那部恐怖片有点印象。《末日侵袭》,这个英国导演的野心更大,制作也更大。这很正常,一个人成功了,就想获得更大的成功。但更大的成功,意味着牺牲他最独特的个性,去满足更多个性。这部电影有很多俗套,俗得让你认得出来,它的不俗之处就是敢于明目张胆地使用俗套。这是一部时空穿梭和类型杂烩电影,这种东西肯定很多人想过,但不一定真正做过,我觉这次得是一种尝试。对于“穿越”这个题材,似乎没什么突破了,言情小说里看都看烂了。《末日侵袭》有点不一样,它属于“硬穿”,具体说是“女穿”里的“硬穿”: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但不在一个时代。这种想法有点鲁莽,可电影就是这么回事,只要剧情够迅猛,逻辑可以放弃。穿了之后,比较精彩的是类型杂糅,挺有趣的,碟商喜欢叫把这种风格叫“后现代”,但感觉还是有点“硬”,为了穿越而穿越,为了杂糅而杂糅。宾利汽车在法国不多见,这次见识了这款全手工汽车的威力。影片在造型和布景上下了一番功夫,为了不与观众脑海中常见的画面重复,而且在这部天马行空的恐怖僵尸科幻穿越史诗西部公路战争病毒片中,导演最少量地采用了电脑特技,动作场面比较诚实。最近几年连续被漫画改编电影轰炸,这个侠那个小子,这个莱克那个汽车怪,电影越来越跟现实没什么关系了。遥想动作片辉煌的90年代中期,故事再扯淡,都跟现实有那么点关系:核弹危机,冷战意识,解救人质,连环杀手、拯救地球。这种感觉也是《黑暗骑士》给我的感觉:导演在努力靠近动作场面比较真实(诚实)的写实风格,尽管它是个跟现实没什么关系的电影。

我最近对好莱坞的“英国元素”格外感兴趣,意大利元素的兴趣已经过去了。我很好奇:在好莱坞的意识形态输出中,是否存在一种真正成立的“大不列颠元素”(british element)?就最近几年来说:保罗·格林格拉斯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成就格外出色,如果再往下数,就是这个尼尔·马歇尔了,当然还有更多。英国给世界电影带来了什么?可能是一种现实感吧,英国电影,再怎么也摆脱不了现实主义,甚至英国电影史上所有重要的电影运动和争论,其本质都是“现实主义问题”。

奥运会的闭幕式,英国人带来了一种“不太现实”的表演,这种舞蹈更适合舞台,不太适合空间如此庞大的体育场。这种表演挺一般,法国人和德国人要比英国人做的更出色。相比之下,这种舞蹈不追求整齐划一,更追求突出每个舞者的个性,他们身体、素质、情绪的表达个性,表演由不同韵律的个性之美构成的整体韵律,简称和谐,harmony。这与德国纳粹时期,所有演员穿同样的衣服,将所有小提琴和裙摆涂上荧光材料(或可间接改造为所有的鼓槌和鼓沿连接上LED感应荧光灯)的法西斯风格大相径庭。

 

7 thoughts on “英国元素

  1. “这与德国纳粹时期,所有演员穿同样的衣服,将所有小提琴和裙摆涂上荧光材料(或可间接改造为所有的鼓槌和鼓沿连接上LED感应荧光灯)的法西斯风格大相径庭。”

    看出了影射。。。。。

    1. 同感。
      觉得文章作者太小家子气。
      不管英式,德式还是中式,什么风格都无所谓,能给人带来愉悦,好看就行。

  2. 这与德国纳粹时期,所有演员穿同样的衣服,将所有小提琴和裙摆涂上荧光材料
    ===
    真的假的?
    有文献否?

  3. 。。。。。。大家可以猛烈测试博客速度了,看看现在还卡不卡。进入里面欣赏两部影片的精彩预告片
    ==============================================================

    不好意思 真不是一般滴卡。。。。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