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成为事件

卡特琳娜·布莱娅(Catherine Breillat)的新片《地狱的解剖》送展柏林的时候,很多人看到中途呕吐退场;《指环王III》一举拿下11项奥斯卡奖,刷新了当年《宾虚》和《泰坦尼克》的纪录;据说梅尔·吉普森的《耶稣受难记》在美国公映,一位妇女无法忍受太过血腥的画面当场人事不醒,后暴毙身亡;法国正在公映去年金棕榈得住加斯·范桑特“大名鼎鼎”的《杰瑞》,该片总共不超过50个镜头,作为2002圣丹尼斯独立电影节的开幕电影公映时令很多记者中途退场或者昏昏欲睡……电影越来越像一个事件。

一个搞艺术的朋友曾说,现代艺术就是把艺术品做成一起事件。当以色列大使怒砸以著名的自杀性爆炸事件为题材的装置作品时,也把这部作品推向了高潮,作品造就了行为,改变了世界的样貌,就像看《地狱的解剖》会呕吐、看《耶稣受难记》会暴毙,看《杰瑞》会大睡不起。

回 想60年代的“先锋实验电影”,基本没法看,比如安迪·沃霍尔的《沉睡》,把摄影机对准一个睡觉的人,一直拍摄他睡觉,时而翻一下身子,打打呼噜,说两句 梦话,7个多小时一直如此。这类电影的力量不是来自电影本身,只有把它看作一起“事件”时才能体会它的意义。今天更是如此,而且,令人头疼的是,这个世界 习惯了是寻找事件,而不是寻找电影。1998年,在美国跑龙套的音乐人文森特.卡洛拍摄了第一部电影《水牛城66》,在影片里,文森特.卡洛一个人几乎承 揽了电影的全部工作:编剧、对话、导演、主演、编曲、配乐、剪辑甚至美术,所以每当人们提起卡洛,都说他是全能天才,而从不提《水牛城66》中那些感人至深的镜头。

事件参与进电影阅读,刺激了欲望和消费,这正成为历史,也被写进历史。《耶稣受难记》的票房远远超过马丁.斯科西斯的《基督最后的诱惑》,加斯·范桑特的《大象》拿走了棕榈奖,《电影手册》出版了卡特琳娜·布莱娅的传记,文森特·卡洛的第二部长片入围了戛纳电影节。

前几天认识了一个法国策展人,她在蒙特利尔青年电影节工作了3年,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些中国“地下”电影人,她正在把这些电影带向法国。她说,“独立制作的 电影背景和自由的创作是最重要的。”于是我想到了“第六代”,“独立(地下)电影”在国际上产生反响的种种因素里,“独立”地“拒绝”官方审查的制作方式 才是被关注的第一动力,事件性改变了电影的命运,而电影本身的质量反之退而其次。

100多年前,布努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时候,为电影能真实地纪录生活而振奋不已,可是今天,电影越来越是人为的创作,不,作为事件的电影,应该是操作,这不,中井贵一出了新书。

2004年1月24日,已发表于《南方都市报》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