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现代启示录

给《看电影》杂志写的第59届戛纳电影节综述

戛纳的棕榈榜单在客观上说明:我们正在经历世界电影的“退步年”。尽管评委们大发感慨:“好电影太多,奖项太少”,但这些即兴感慨掩饰不住《银幕》(Screen)、《法国电影》(Le Film Français)杂志上那些常年闯电影节的影评人给出的普遍低分。这种退步状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戛纳,几乎所有人都处于一种焦灼的期待中,虽然展赛电影的平庸化被喧嚣、敏感的政治话题覆盖,但尘埃落定,那种新旧交替时代特有的焦灼与期待又像心底没有燃烬的火焰燃烧起来。


世界电影的血液循环
今年戛纳是力主推新的一年,在这个宏观策略下,每个单元都出现了许多陌生面孔,但最终,还是老导演的电影好看,除了英国女导演的《红色之路》,新人几乎全军覆没,这让戛纳露出几许烦躁而黯淡的神色。
如果把戛纳分成两个主题,那我会分为阿莫多瓦电影和非阿莫多瓦电影,如果在阿莫多瓦和肯·洛奇之间选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阿莫多瓦。肯·洛奇是非常出色的英国导演,但对一个影迷来说,他永远不能超越阿莫多瓦。阿莫多瓦已经是那种不需要戛纳来证明其地位的导演,这个年过50还能不断燃烧才情的人,显示出让人击节叫好的大师气度,《回归》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毫无疑问是今年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那些向影史经典电影使眼色的镜头运动,那令人大喜大悲的情感和故事,那些在色彩的火焰中噼啪跳动的音符,都掩饰不住他酣畅淋漓的才华。
一个体系必须有良好的造血机制和健康的血液循环系统,才能维系其良好的新陈代谢。世界电影到了换血的时候,尽管有戛纳这座舞台,但我们仍不能体验到12年前《低俗小说》夺得金棕榈那种“发现的欣喜”。法国这几个青年导演本身就水准平平,美国的理查德·凯利把《南方传说》这个豪华幻想故事讲述的异常沉闷和诡异,而德尔托罗《Pan’s labyrinth》绚丽特技和娴熟技巧把这个讽喻法西斯的电影搞得过于轻佻世俗,索菲娅·科波拉则迷失在对18世纪欧洲服饰和皇室生活的美国式猎奇里。
唯一让人见到希望的是葡萄牙的佩德罗·科斯塔,这部《前进青春》(Juventude em marcha)是一部闷出油来的电影,尽管许多记者无法忍受该片的漫长而大面积离场,但只有这部电影才把这届戛纳的风格拉得比较开,好比前年戛纳的《热带病》和去年戛纳的《天堂里的战斗》,影片在某种电影语言的探索上走的比较远。
在戛纳真实地感到世界电影的更新换代越来越艰难,而越到这种艰难时刻,人们越容易想起电影史上辉煌的过去。戛纳电影节从80年代到今天,实现了电影会展突飞猛进的奇迹,当这种会展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她在文化上影响电影语言和电影风格的能力就越被削弱,造成“注意力经济”的反作用力,这或许是我们在戛纳越来越少看到优秀青年导演作品的一个原因。
中国电影的血液循环问题也更加艰巨,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造血机制,民间电影拍摄资源被从不培养青年导演的第五代和艰难浮出水面的第六代占据,可中国电影停滞不前已是国际电影届的共识,在合理的推陈出新的电影体制出现之前,我们的青年导演烦躁地往来于国内和国外,通过国际电影的造血机制走上舞台,王超走的就是这样的道路。在这种状态下,青年导演面临着尴尬的“第二部问题”,当他们拼尽全力拍出处女作之后,第二部反而比第一部变得更加严峻和艰难。作为影迷,只好期待戛纳这样的血液循环系统中,能更早地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中国电影。

巧克力政治

《电影手册》去年的一篇文章里说道:911之后的世界电影难以避免地挂上政治色彩。但主流电影的“政治倾向”最终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还未曾可知,或许要等到保罗·戈林格拉斯的《93号航班》和奥利弗·斯通《世贸大厦》公映之后,才能看清它神秘的表情。那曾经是《华氏911》的沸腾,《天国王朝》的历史隐喻,是从《锅盖头》到《辛瑞纳》的击鼓传花,而今年戛纳则显示出政治在电影世界的转型,我把这种政治叫:“巧克力政治”。“巧克力政治”是柔软的,不是坚硬的,它容易变形,不那么顽固而尖锐,它易溶化,不像现实中的政治那样针锋相对、你死我活。这种电影政治入口甜蜜,不再那么辛辣,在这层巧克力的保护之下,它也不那么婉转,而越来越以一种方便吸收的方式去完成它的工艺。

《风吹麦浪》海报
肯·洛奇虽然标榜客观再现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历史,但《风吹麦浪》的故事还是包裹在一个简单而透明的人间情感里,在电影中大骂意大利前总理贝鲁斯科尼的南尼·莫莱蒂,则在政治电影的外面涂上一层令人发笑的夸张喜剧,以揭露美国快餐业雇佣墨西哥非法移民的《快餐帝国》,也套上“大屌不理小屌”这种商业喜剧的一语双关。政治题材的“巧克力化”是商业机制与意识形态合力的结果,是国际制片业的利益法则与导演个人意志表达的双重结果。在戛纳,我们看到各国导演把敏感的政治问题直接放在电影中,但在这些政治意见中,看不到任何非此即彼的政论观点,电影人只是将引人注意的政治话题包装成甜蜜可口的巧克力产品,不再像70年代的戈达尔那样向世界灌输政治观点。
面对这种“巧克力政治电影”,我们很难分清那到底是政治还是电影,描写二战中阿拉伯士兵解放法国的《荣誉之路》对于今天的法国来说是政治电影吗?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巧克力政治”的突出特征就是带给我们一种强烈的政治暗示,却可以完全否认影片的政治本质,随便用一个甜蜜的借口把我们眼中的政治抹除,导演们摊开双手说:“看吧,那只是电影!”

不会惧怕黑暗
尽管“巧克力政治”弥漫整个戛纳,但《政坛大鳄》放映后还是迎来意大利人一片掌声。该片在法国影评界也获得了强烈的支持。
其实,政治、战争和历史这些题目始终徘徊在意大利电影中,然而今天的意大利政局却是最难以明辩的。一个意大利好友Carlo说,“你根本不可能理解意大利政治,今天的‘中间偏左’实际上就是过去的‘右派’。”我只好无言以对。对于影迷来说,政治根本没有电影重要,那是电影审视现实的方式,或现实审视电影的方式,聪明的导演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南尼·莫莱蒂这部《政坛大鳄》和阿根廷青年导演伊斯艾·阿德里安·卡埃达诺的《布诺斯埃尔120天》,则是把政治看得比艺术更重要的影片,而且,这种“黑色政治电影”在最近几年电影节上阴云不散。这种“黑色风格”似乎从另一个角度回应了“巧克力政治”状态下国际电影的精神状态。

《政坛大鳄》剧照

“黑色电影”在50年代的盛行,给世界带来许多风格大师:弗里兹·朗、希区柯克、尼古拉斯·雷、朱尔斯·达辛、梅尔维尔……,当年那些无法适应黑色电影过于压抑的色调的观众,却正是目睹那个电影时代的见证人。因而我禁不住畅想,今天意大利和阿根廷政治电影中的黑色气氛,如《国家机密》(2003)、《梦想阿根廷》(2004)、《政坛大鳄》(2006)和《布诺斯埃尔120天》(2006),即便我们不喜欢、不了解、不关心那些题材,但那或许会在世界电影改朝换代的过程中,孕育新一代风格大师。或许只有我这种热衷“黑色电影”的影迷才不会惧怕那些电影里过于夸张的黑暗,对未来充满幻想吧。

现代启示录
在政治这块巧克力蛋糕上,战争无疑是最鲜艳的奶油雕花。但如果你只看到呼吁反战,倡导和平,就太小看这些导演理解历史的能力了。战争从未停止过,也不能停止,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更不会在战争中看到战争,就像文艺复兴绘画里的宗教,其亘古不变的神秘魅力,永远存在于那些表面假借的主题之外。
从《风吹麦浪》的爱尔兰独立运动到《荣誉之路》里的二战,从《93号航班》的恐怖主义到《弗兰德》里的伊拉克战争,这些距离我们或远或近的战争故事,像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中那些神秘手势一样,指引着我们去发现弦外之音。

《荣誉之路》海报

在这个意义上,布律诺·杜蒙的《弗兰德》与科波拉《现代启示录》、肯·洛奇的《风吹麦浪》与路易·马勒《拉孔伯·吕西安》、在今年的战争电影与影史上的战争片之间存在了一种对话可能。我们扒开他们的战争外套,看到了世上最原始和纯朴的人道主义情感,这些战争电影,从根本上讲述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问题,以及透过战争对人性进行深层反思。

《弗兰德》剧照

《弗兰德》的战争背景非常虚化,杜蒙甚至对战争只“用其所用”,不用任何手段把战争落实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中。相反,他把“人”从那些微不足道的战争场面里推到我们面前,他说,“战争是爱的表达,人们因热爱同一块土地而相互残杀”,我们看到,《弗兰德》里的人们根本没有在残酷屠杀中读懂这种共同的爱情,因而无法实现真正的精神沟通。这种深刻的误解在《风吹麦浪》里造成了更加刻骨铭心的人生悲剧,那颗呼啸着射向泰迪的子弹,在瞬间摧毁了一对同胞兄弟最后的可能和解,也把爱尔兰独立命运推向了冰冷的死路,眨眼间,那大片大片翠绿的麦田就变幻成《现代启示录》中哥兹上校顺流而下的烟气弥漫的湄公河,汹涌地推动无助的人走向布满死亡和恐惧的深渊。电影就是启示录,《圣经》没有改变人类相互屠戮的历史,电影也无法改变我们枯干无奈的现实,但我们能在每一幅战争、政治和历史的影像背面,读出那无尽的恐惧与悲哀。
奇怪的是,反而在地球转入“全球一体化、世界地球村”的时代,人与人的沟通的问题反而越迫切,越像《巴别塔》的故事那样艰难。《巴别塔》里铜墙铁壁一般的墨西哥边境线,抵不住人与人之间渐渐封闭的沉重的墙,它被各种语言、肤色、等级、信仰、文化等外在因素团团封锁,密不透风。当被勒令遣返墨西哥的保姆哭着拥抱她的儿子时,当那个沉默的父亲在东京冰冷的城市夜景中拥抱赤身裸体的女儿时,《巴别塔》放射出最强烈的力量,这种渴望沟通的力量才是今年戛纳的真正主题,穿越在每一部电影转瞬即逝的画面中:《薄暮之光》中那个被欺骗、蔑视的保安员坐在冰冷的海边,看到他梦寐以求的女人伸过来温暖的手;《荣誉之路》中那个阿尔及利亚士兵在把一张白人女人的照片放到一具没有体温的土著兵尸体的怀中;《弗兰德》的女孩搂着两个深爱她的男孩走在弗兰德泥泞的乡间公路上泪流满面;《回归》里的姐姐和妈妈坐在出租车里远远地看着Raimunda流着泪给小女儿唱歌……
当那些令人感觉心里发空的喧嚣随着最后一声焰火消散之后,当些充满寒暄的杯酒交欢的促销派对随着海岸线上的灯火熄灭后,当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子哥驾驶着老爷汽车开进高速公路,当疲惫的记者托着沉重的行李走出狭窄的宾馆,迎着地中海刺眼的阳光奔向机场,戛纳,这个一年一度的五彩气泡以难以形容的可怕速度消失了,而留在我们心底的,往往是那些上述那些感动我们的电影片段。

注:“不会惧怕黑暗”是《颐和园》最后,朋友们给自杀女孩题写的墓志铭的最后一句,也是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文中小标题算是我个人对影片暗暗表达的一种敬意。

10 thoughts on “戛纳,现代启示录

  1. 始终觉得阿莫多瓦的影片大部分属于那种很”好看”的电影;
    而Ken Loach则是属于那种很”耐看”的种类。

    阿莫多瓦自All About My Mother之后的片子则是越来越“好看”,却一点也不“耐看”了。

  2. 谢谢你的留言,还以为国内的朋友上不来了。
    《不良教育》和《回归》都是很耐看的,你觉得《不良教育》有你说的那种“好看”么?

  3. 好像不是国内的限制,可以上来就是留言有些问题,经常出现一个莫名的页面
    IP LOOKUP之类的

  4. 谢谢各位。
    填好应该忝的项目,wordpress都是这样的,发表留言后会出现一个页面用英文写着防垃圾留言的说明,再退回上一页去,留言就发 上去了。

  5. 今天过来拜读你的文章,电影许久没看了,有三个月了吧,最近开始跟一个广告导演写电影剧本,不知道学生时代能不能延续下去了。

  6. 同意,《回归》可能不是最好的阿莫多瓦电影,大概是最纯粹的阿莫多瓦电影。
    而且,我觉得比《风吹麦浪》要耐看很多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