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Bela Tarr

伦敦来的人

hommedelondres2.jpg

(原文去年在Moviegoer上发过,这是我在戛纳做的贝拉·塔尔访谈。现在我仍认为这部电影是去年最好的影片之一。)

《伦敦来的人》,根据比利时著名侦探小说家乔治·西默农同名小说改编,早在多年前,这部小说已被美国人改编成电影。这是让好多人等了好多年的电影,大家一直想看看这个世上罕见的摄影机舞蹈家、长镜头大师的最新作品。影片在戛纳放映后,引起两种完全相反的声音。据贝拉·塔尔的媒体公关沃尔夫冈说,他在美国记者那里听来了许多批评,说影片节奏太慢,镜头太长。这显然不是评价一部电影的合理标准。但在许多以艺术电影批评著称的影评人那里,也出现两种声音,有人认为好,有人认为不好,这是个口味问题。《伦敦来的人》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电影,那种看了让人特别过瘾的电影,尽管看过《撒旦探戈》(Satan tango)的人会更喜欢那一部,但《伦敦来的人》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归根结底啊,喜欢不喜欢是个口味问题。我相信很多人会像我一样,为这样的电影叫好,肯定也有人不喜欢。不爱一个人总是会有各种理由的,而爱一个人往往没什么理由。

继续阅读伦敦来的人

四篇短评

2007年底,应《南方都市报》虞晓毅兄约稿,撰写的四部2007年四部欧洲新片的短评,分别为:《四个月三周两天》、《潜水衣与蝴蝶》、《伦敦来的人》和《我在伊朗长大》。评论越短,越需要字字斟酌,倒也是一种写作的训练。四部影片中,除了《我在伊朗长大》外,我分别还发表过较为完整的评论,读过的朋友就可不必浪费时间了。

继续阅读四篇短评